VAP小说
VAP小说 > 大宋神探志 > 第172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72节

 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而一位是止步参政的老臣,一位是简在帝心的三元,两人位列知州和同判,其实就说明了许多,特意的咄咄逼人反倒落了下乘,谦逊之态反倒更能让对方如鲠在喉,狄进自是清楚这点,并且也有几分真心。

&esp;&esp;历史上十年后,欧阳修痛斥吕夷简的话语很是惊人,“二十余年间,坏乱天下。人臣大富贵,夷简享之而去,天下大忧患,留与陛下当之。罪恶满盈,事迹彰著……”

&esp;&esp;这话不见得全部是事实,毕竟文臣骂人,很多时候图的是嘴上痛快,多有夸张之处。

&esp;&esp;不过北宋的宰相里面,若论权势之大,地位之稳,中枢执政时间之长,吕夷简稳居前三,甚至不少比他名气大得多的宰相,其实都不及他。

&esp;&esp;而想要当权臣,恰恰是要有大能耐的。

&esp;&esp;所以狄进还真的抱着几分学习的态度,将敌人的本事学过来,这也是一种本事。

&esp;&esp;站在吕夷简的角度,他其实是很想刺激刺激这位年轻人,最好让对方得意忘形,到那個时候,他会教一教什么叫士林前辈。

&esp;&esp;可现在狄进这般客气,他也只能换招,故作感慨:“老夫能培养出守家业的儿子,以吕氏的家教,也是难出三元这般英才呐!”

&esp;&esp;顿了一顿,吕夷简接着道:“老夫有一女,从小痴爱读书,诗词文章,写得倒比几个兄弟也不差到哪里,便有了心气!早早对老夫说,谁来提亲,不报家世,只看人品文章,仕林的文章她便是极爱的,不知可有意?”

&esp;&esp;狄进没想到这位真说得出口,老不要脸的,明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,哪有知州和同判在任上成翁婿的,偏偏说的满脸真挚,好似真的在释放善意,自己却不得不回绝:“多谢吕相公厚爱,进暂无成婚立家之意。”

&esp;&esp;吕夷简连声道:“可惜!可惜了!”

&esp;&esp;狄进可不会放过对方:“方才我见到公孺年少,却是谦恭才博,甚是喜爱,这一路上便让他跟着我如何?”

&esp;&esp;吕夷简没想到这位真说得出口,吕公孺是他最小的儿子,今年才八岁,你也好意思盯上,脸上则笑容温和:“甚好甚好!小儿能得狄三元指教,实乃幸事,该让他多学着些!”

&esp;&esp;“那下官先告退了!”

&esp;&esp;狄进拱手一礼,揭开帘布,走了出去。

&esp;&esp;吕夷简目送他的背影消失,轻轻按了按眉心,低哼一声。

&esp;&esp;此人比自己料想中的更难对付,要脸又不要脸,是当高官的好料子,身边无家人,连个软肋都没有,看来此行兖州,还得根据当地的局势,压制对方的锋芒……

&esp;&esp;所幸宅老吕程带人已经快马加鞭,先一步赶去兖州了解情况,这种得力的手下,就不是祖上虽有名相,但今朝早就没落的并州狄氏能够具备的了。

&esp;&esp;在兖州,还有的斗!

&esp;&esp;狄进下了马车,真的找到了吃糖的吕公孺,在吕公弼和吕公著戒备的注视下,三言两语将这八岁的孩子给哄走。

&esp;&esp;路上本来就无聊,官道又是四平八稳,没什么波折,逗弄一个孩子倒是能打发时间,尤其是看到吕家不敢怒也不敢言的模样,狄进都觉得有趣。

&esp;&esp;这就是政斗,不是什么高明的博弈,而是你假惺惺地放出相婿之言,我抱着你八岁的娃娃恶心你,多么的朴实无华。

&esp;&esp;“三元哥哥,你见过神仙么?”

&esp;&esp;正想着所谓的大人物斗起来其实也可笑,吕公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。

&esp;&esp;狄进道:“没见过,伱见过吗?”

&esp;&esp;“没见过……”吕公孺也很遗憾地摇摇头,不过又兴奋起来:“去了兖州,我们肯定能见到神仙,听说那里有先帝祭祀上苍的泰山,神仙都聚在泰山周围显灵呢!”

&esp;&esp;狄进见他说得两眼放光,有些奇怪:“你很盼着见神仙?”

&esp;&esp;吕公孺左右瞧瞧,发现爹爹和兄长都不在,才偷偷道:“见到神仙,就不用整日背书了!”

&esp;&esp;狄进失笑,这位历史上可是包拯的副手,包拯权知开封府时,还挺倚重当时为判官的吕公孺,但想来大家小的时候都是一样的,对背书都是十分头疼。

&esp;&esp;吕公孺又嘟囔着道:“见到神仙,就能让那些小弟弟们夜间不要再哭了,哭得人怪心慌的……”

&esp;&esp;狄进的笑容淡了,轻轻摸了摸对方的脑袋:“有些事情不用劳烦天上的神仙,同行的神探也能帮忙的,告诉哥哥,有谁在哭啊?”

&esp;&esp;第二百二十七章 吕家车队有罪恶啊!你看,死人了吧!

&esp;&esp;吕家车队人数众多,浩浩荡荡三百多人,但吕家核心人员其实很少,仅二十位不到,真正人数众多的,一方面当然是仆力和护卫,另一方面则是跟随吕夷简外任知州的幕僚及幕僚的家人。

&esp;&esp;后世明清,有大名鼎鼎的师爷,那是民间俗称,官方名称就是幕僚、幕友、幕宾,是帮助官员处理当地衙门事务的顾问和参谋,宋朝官员其实也有这方面的需求,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制。

&esp;&esp;是否有幕僚,幕僚团队的规模,全看个人。

&esp;&esp;如吕夷简这种仕宦之家出来的,在年轻上任时,就有幕僚的帮衬,下到地方也可以不必完全依仗当地的吏胥,借助这些亲信人手快速打开局面,获取功绩,又哪里是贫苦人家出身的进士比得了的?

&esp;&esp;不过以吕夷简如今的地位和资历,外出知兖州,没必要带这样的幕僚团,显然还是因为跟某位三元神探搭班子,让他不敢有丝毫疏忽,一定要充分发挥己方的优势。

&esp;&esp;此时幕僚队伍里,就有数人在闲谈:“这位狄三元果然名不虚传,抱着吕家公子笑吟吟地走着,半分看不出急躁。”

&esp;&esp;“地方局势本就不是京师可比,此人若是急匆匆赶去兖州,与当地官员起了争执,又按压不下,才是好事!可惜了……”

&esp;&esp;“那样的无能之辈,也就不值得相公带上我等,与他交锋了!哼,三元魁首,好大的威名,说不得也要让他在首任同判上闹得个灰头土脸,好好灭一灭威风!”

&esp;&esp;幕僚的出身,大多是考不上进士的落第士子,科举入仕这条路不成,便在官人身边做事,希望得到赏识,举荐官身,也是一条出头之路。

&esp;&esp;所以对于连中三元的荣耀,他们是眼热到了极致,语气里难免就流露出一些羡慕嫉妒,说着说着,有人突然道:“噤声!”

&esp;&esp;却是狄进抱着吕公孺,朝着这边策马而至。

&esp;&esp;幕僚们马上换了面孔,迎了上去:“狄三元!”

&esp;&esp;狄进微微颔首,以作示意:“诸位路上可还习惯?”

&esp;&esp;这话问的,好像他才是主官,这群人是他雇佣的,别说之前就不太敢说坏话的,刚刚还嘴臭之人都露出讪讪之色:“习惯!习惯!一切都好哩!”

&esp;&esp;狄进道:“近来夜间似有些不太平,车队已经入了京东之地,这里盗匪众多,确实不比京畿安全,得小心些。”

&esp;&esp;幕僚们眼珠滴溜溜转动着,思索着这话语背后是不是有所深意,嘴上应着:“是!狄三元说的是!”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